1979年
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
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啊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春天的故事》这首曲字写法通俗,充满生活气息,比喻清新贴切而又充满深情,写出了人民对改革开放的拥护和对小平同志的崇敬,是真正的百姓心声。该曲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歌,记下了深圳乃至整个中国的变化。虽是歌曲,《春天的故事》却有史诗般的气势,虽然气势恢弘,它却又十分亲切,使人如沐春风。
《春天的故事》创作于90年代中期,她赞美的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我国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然而,这首歌的一大特点却是通篇没有一处出现邓小平的名字,代指他的词也不是“大救星”或“红太阳”,而是“一位老人”,细细体会,就会发现问题的实质。这首歌是把邓小平同志当作人而不是神来赞美的,因此,听起来让人感到十分亲切:“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同时,歌曲没有把更多的赞美堆砌在邓小平一个人身上,而是把着眼点放在他为中国带来的变化上:“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奇迹般的立起座座金山。”这些也无一不是时代特色的体现: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改善,更带来了精神生活、思想意识上的变化,人们感谢他,热爱他,赞美他,于是,便有了董文华的一曲《春天的故事》,也有了毛阿敏的“你是一面旗帜”,高枫的“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春天的故事》是一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优秀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