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院于本周五5月21日上午10∶20在音乐厅开展安天旭分享会学术活动。
安天旭,9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16岁被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钢琴专业录取并获全额奖学金。2019年6月26日,获得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钢琴组“自信与勇气”特别奖。他是当今炙手可热的青年钢琴家,活跃在中国、俄罗斯和美国。他在海参崴、江苏大剧院与俄罗斯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和指挥大师瓦列里·捷杰耶夫合作的音乐会,与中国爱乐乐团在俄罗斯远东音乐节的演出,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澳门乐团、苏州交响乐团、西安交响乐团、武汉爱乐乐团和指挥家谭利华、吕嘉、夏小汤等合作的钢琴协奏曲演出。在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音乐厅和国内包括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深圳音乐厅、广州星海音乐厅、江苏大剧院等十余个城市及重要剧院举办的独奏音乐会。作为钢琴独奏参与了“2020中国——中东欧17国国家合作新春晚会”的录制。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室内乐演出活动,在上海、广州、西安等城市成功演绎“春之祭——钢琴与打击乐的碰撞”系列演出。
他以两首柴可夫斯基的钢琴曲作为本次分享会的开场曲目。在与主持人的互动对话中,安天旭谈到音乐具有时效性,音乐是流动的艺术,即使有一些意外事件发生,也不应叫停,应尊重音乐本身,保持音乐的完整性。谈到这里,不得不提到在2019年柴科夫斯基钢琴比赛中安天旭经历的戏剧性一刻——在安天旭做好准备,并将双手摆放在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开篇位置时,乐团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演奏起了《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安天旭遗憾地在第一个和弦慢了一拍,在脸上略过几许愕然和复杂的神情之后,他调整心情,镇定地将曲目演奏完毕,展现出应有的水平。因赛方失误导致这场“乌龙事件”,但安天旭因发现问题时的呆萌表情意外走红网络,其表情被网友捕捉并随即流传,主持人问到他对自己表情包的看法,他认为,表情包的传播,为大家提供了茶余饭后的谈资,挺有意思。“表情包钢琴家”是人们赋予他的一个新名字。
随后,安天旭为大家演奏了在柴赛中演奏的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曲,这首钢琴曲代表着火热、青春、斗志,他希望把这样的信心带给大家,鼓舞大家。
对于钢琴演奏,安天旭认为这是一种交流方式,诚如他所说,我们都会有词不达意的时候,或许有时我们不能表达透彻我们想表达的,但音乐可以更深层次地去表达自己。一位钢琴家说:“没有生活就没有音乐,没有音乐就没有生活。”安天旭谈到,音乐确实可以表现生活,在生活中面对一切的人、事、物时,他发现这些都能作为素材从音乐当中得以表现,不光是一种表达,同样也是发泄。音乐的广度非常大,它包括了人与自然、人与哲学;亲情、友情、爱情等等,他能从不同的作品中体会到不同的东西,这让他感觉很充实。
接下来主持人提问道:中国作品和西方作品的异同。安天旭认为自己还处于皮毛阶段,但讲述了些属于他自己的理解。他讲到中国的山水画与水墨画,最重要的一点是留白,即使什么都没画,但通过这样的缺失,能够给观赏者一些自我想象和发挥的空间。而音乐当中也需要有缺憾美的存在,月有阴晴圆缺,我们不是要一味强调满足,这便是中国特有的;而西方更多的是和弦堆砌,更多的是填满,这是他们的理念。不过都是很有魅力的。当然,也会有相通的东西:正能量,始终向上、不屈服。于是,安天旭亲自演奏了《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与拉赫马尼诺夫前奏曲,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到中国作品与西方作品的相通性,同时也更好地展示了这两首钢琴曲气势与胸怀上的相似性。
本次分享会最后是互动问答环节,有几位同学向安天旭提出了自己专业道路上的疑难处,并询问怎样应付,安天旭用自己学琴道路上的点滴做例子为同学们做了丰富的解答。他的现场指导言之有物,为同学们提供了作品创作背景理解、演奏细节处理的建议,以自己丰富的经验进行示范,让同学们有了更直观地感受。大家都认真地聆听着授课内容,并做好笔记,在这片纯净的音乐天地中,进一步感受到了钢琴艺术的魅力。
这不仅是一场震撼的视听盛宴,同时也是音乐与文学的跨界合作,安天旭向我们展示了超越他年龄的成熟演奏功底和令人信服的艺术表现力,令现场观众大饱耳福。在热情的呼唤与掌声中,此次音乐会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