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次读书分享会结束-九游app官网下载

发布者:毛璐发布时间:2021-06-02浏览次数:957

62日午间,在j11b125教室召开了第八次读书分享会。本次读书分享会由组织部的吴瑜佳同学进行分享。吴瑜佳同学分享的这本书是《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是女作家杨沫苦心创作多年、历经坎坷才得以问世的一部长篇小说,1958年首次出版。小说别开生面以女性知识分子林道静为主人公,从生活的实际出发,描写了她青春之歌中的三段旋律:一是苦闷彷徨阶段,为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幻想到社会上寻找个人出路,然而“水远山长处处同”,残酷的现实使她的希望破灭,只能以死抗争。这是当时知识分子走投无路的真实写照。二是追求探索阶段,在共产党员卢嘉川等的启发教育下,学习马列主义先进思想并在实际斗争中锻炼,克服了软弱思想,和余永泽决裂,跳出了个人的天地,融入集体,走上了革命征程。三是锻炼成长阶段:在严酷的革命风雨中,经历了战友被杀、叛徒出卖、两次入狱、严刑逼供等事情后终于成熟起来,确立了无产阶级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成为一名坚强的共产党员。

杨沫(1914—1995),原名杨成业,湖南湘阴县人,出生于北京。1928年考入北平温泉女中学习,阅读了大量中外文学作品。1931年因家庭破产而失学,先后当过小学老师、家庭教师和书店职员。1934 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处女作《热南山地居民生活素描》,抗战爆发后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做妇女宣传工作。1943年担任《黎明报》《晋察冀日报》等报纸的编辑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市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务。1958年,杨沫代表作《青春之歌》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杨沫还创作了《东方欲晓》《芳菲之歌》《英华之歌》等长篇小说,以及中篇小说《苇塘纪事》,长篇报告文学《不是日记的日记》等。

读完《青春之歌》这本书,书中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勉励我们不断前行。林道静她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唱出了那个时代的青春之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将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紧密相连,要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眼下,踏实学习,不断地历练和实践。要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家掌声雷动,本次读书分享会圆满结束。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