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薪火相传音乐思政课-九游app官网下载

发布者:毛璐发布时间:2022-07-04浏览次数:1917

 

    “来,同学们搬一把椅子过来,请韩老师坐在中间,老师和同学们围坐在旁边照一张合影”,下课后,江汉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张轶教授说道。

    “不、不、不,不要椅子,我就和同学们坐一起”,话音刚落,韩老师已经利索地坐在了地下。


    “祝我们亲爱的韩老师,健康长寿”

    “延安精神、薪水相传” 

    这是一堂特别音乐思政课,主讲人是90岁高龄的韩孟国老师。

    韩孟国老师是国家一级指挥,曾经担任武汉乐团团长、武汉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是湖北音乐金编钟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5月21日晚,由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武汉市音乐家协会、武汉爱乐乐团、武汉歌舞剧院和江汉大学音乐学院联合承办的“喜迎二十大·放歌新时代——武汉市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交响音乐会”将在琴台音乐厅举行。

    这几天,江汉大学音乐学院参与此次演出任务的老师和同学们正在进行紧张地排练。

    韩孟国老师194715岁时即进入位于赤峰的冀察热辽鲁迅文学艺术学院求学,为学院第二期的学员。冀察热辽“鲁艺”是以安波、骆文、程云、莎莱等延安鲁艺师生为主要力量组成的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艺术教育和文艺机构,为我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红色文艺事业做出过突出贡献1949年韩老师随军南下武汉,从此扎根于武汉这座英雄之城。

    亲历“延安鲁艺”的红色文艺传统,作为江汉大学音乐学院和武汉城市音乐文化研究院的学术顾问,韩孟国老师5月17日中午在小音乐厅,给老师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延安精神·薪火相传音乐思政课”。

    上课前,张轶院长说:“这次我们要演出的作品《延安颂》,大家都非常熟悉,那么,“延安讲话”是什么,有何现实意义?我们该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去歌唱“延安精神”?为了让同学们能够在演唱时入脑入心,让红色音乐的种子在我们当代大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我们很荣幸得邀请到韩孟国老师来到艺术实践课堂。艺术上指点迷津,更重要的是,以他的亲身经历,宣讲延安精神。”

 

    韩孟国老师首先聆听了师生们排练演唱《延安颂》,由熊岳巍博士担任指挥、艺术指导张慧琴老师、领唱许洋老师,去年在全国大学生艺术节获得合唱金奖的江汉大学音乐学院春潮合唱团演唱。

 

 

 

    一曲歌毕,韩老师走上舞台。

 

   

    《延安颂》—— 一首激发国人抗日爱国热情的战歌

    大家唱的不错,很投入。这二三十年来我们国家的合唱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武汉市也在不断跟上我知道江大的合唱团很不错,在武汉市属于前列

    你们有技术,唱的也不错。艺术需要我们用感情、用精神去投入。如何去投入?这就需要我们充分、深刻的了解作品内涵。

    《延安颂》这首歌曲的作曲是郑律成同志,他1914年出生在朝鲜。1933年,19岁的郑律成随着一批进步的朝鲜青年来到中国。

    郑律成写过很多广为流传的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就是他写的,今天你们唱的《延安颂》,是他非常重要的一首作品。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很多的爱国青年、文艺青年,都向往着能够找到一个给他们指路、去为祖国奋斗的这么一个地方。

    他们找到了延安!

    193710月,郑律成怀着满腔热情奔赴延安,先后进入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之后他担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音乐指导、鲁迅艺术学院声乐教员

    19384月的一天,延安鲁艺和抗大的师生们在一起开会。散会后,已经是傍晚,日落西山,晚霞红遍天空,面对着延河水,同学们整齐地排着队,高声歌唱抗日歌曲。听着他们的嘹亮的歌声正在鲁艺文学系学习的莫耶和郑律成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很快两人就写出了《歌颂延安》这首歌。随后,由郑律成与另一位女歌手在延安礼堂演出,获得毛主席和现场观众的称赞。之后,这首歌曲改名为《延安颂》,就是大家今天唱的这首歌。

    这个真实的故事很生动,和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有异曲同工之妙。1939年,冼星海听到光未然的诗作《黄河吟》后,非常激动,几天之后就拿出了曲谱,这就是抗战的另外一部著名的作品《黄河大合唱》。

    所以,我们从事艺术工作的人要有激情,要充满对生活的热爱。

 

    “螺丝钉精神” —— 合唱的艺术处理

    《延安颂》是一首合唱作品,不是独唱。合唱作为一门集体艺术,就像交响乐队一样,几十、上百人在一起表演,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观念,那是搞不好的。每一个人的声音、声带结构、演唱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合唱第一条就是要求统一,绝对的统一,绝对不能有个人突出的这种观念,谁要这样他就没有资格参加合唱,必须要有忘记个人、充分融入合唱的这样一种精神

    我是中间螺丝钉少了我不行,了我谁也不知道这个必须要做到,做到声音统一,这个很重要。

    在演唱上,要有”的处理,像《延安颂》这首歌曲,中间部分就是“刚”,前后部分则是“柔”。音乐有四大要素,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那么我们在演唱时,就要有强有弱、有高有低有快有慢的变化。有对比、才有色彩,这也是艺术的最大魅力所在。

同样,在表达这种对比时,大家也要保持一种统一的歌唱状态。

 

    “延安讲话” —— 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这次同学们参加的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纪念音乐会。在歌唱之前,同学们首先要了解历史

    对于我们从事音乐艺术的人来说,首先要了解我们中国艺术的发展

    延安在抗战那个时代,不仅是政治的中心军事的中心,也是艺术的中心。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确定了中国文艺的方针,明确指出文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也就是从那时起,中国的文艺事业才真正的为中国的人民服务。

    在“延安讲话”之前,思想是混乱的虽然那时艺术家有着爱国的热情,有着对共产党的热爱,但是他们不懂,不知道该怎么样去表达怎么样去工作

    所以当时很混乱,为艺术而艺术,这种观念非常普遍。我干艺术是我喜爱,我不管你听不听,不管你劳苦大众需不需要这叫为艺术而艺术。错的艺术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我唱歌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是为了单纯愉悦我自己

    “延安讲话主要就是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以后,中国的艺术事业才真正走入了正规的发展之路。

 


    韩孟国老师的即席示范指挥之后,同学们席地而坐。

    武汉城市音乐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李萍老师曾多次访问韩孟国老师,对韩老师七十余年的革命文艺事业了如指掌。

 

 

    “延安精神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很难一句话把它说清楚。

    我的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奋起抗争,把日本鬼子赶走。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而奋斗。所以延安精神就是我们革命精神

    具体来说,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抗日时期,延安生活非常艰苦,吃饭都很困难。同学们听过359旅的故事吗?当时他们在延安不远处的南泥湾,屯垦开荒,靠自己的双手,把荆棘丛生、荒无人烟的南泥湾改造成了五谷丰登的“塞北的小江南”。

    今天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学们看上去一个个都精神抖擞、神采飞扬,这非常好。我们可以吃得好一点、穿的漂亮一点,同时,大家也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上面我提到的“延安讲话”的核心内容,也就是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也是延安精神。

    除此之外,我提到的同学们要学习历史,了解我们国家的艺术发展史,这其中也包括,比如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等等,这都是延安精神。

 

    短短一个小时的音乐思政课很快过去,最后,张轶院长总结发言说:“今天韩孟国老师给大家上了一堂极有艺术浓度和思想高度的音乐思政课。我们需要学习这种延安精神,艺术是为了什么,我们为了什么来学习,我们为什么而歌唱。我们要带着延安精神这种信念,走好以后的每一步。”


    同学们说。

    听完韩老师的音乐思政课,同学们深受鼓舞。

    马启帆同学是2018级合唱指挥与音乐教育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即将离开朝夕相处四年的母校和老师、同学。

    作为春潮合唱团的一员,这次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参加合唱团的排练和演出。

    马同学说:因为我是指挥专业的学生,所以就比较关注韩老师动手的那几下。韩老师的动作简洁,只要他的手动,那音乐必然会发生变化,看他指挥,有种严良堃老师就在我面前的感觉,太震撼了

马同学在四月份已经报名,毕业后“参军到部队”。听完韩老师的课,“更让我向往部队的生活,让我坚定了信心,我不后悔自己选择了当兵这条路”,马同学说。

    2020级音乐表演专业的刘彤辉同学说从来没有这么近距离的、可以和跨时代的先生面对面感受延安革命精神今天听韩老师又重新讲述起当年所学的董存瑞烈士的故事,重拾记忆却有新的感受,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次我们要演唱《延安颂,就是传承着这种光荣的精神

    2020级音乐表演专业的张灵芝同学是学生会干部,她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今天非常有幸聆听了韩老先生对延安精神的理解,从黄继光、董存瑞这些英雄的故事中,感受到勇敢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哺育了中国革命。延安精神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一直继承、发扬到现在。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更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将延安精神继续发扬,这既是我们的使命,也是作为中国新青年的担当!

 

    红色血脉永赓续,延安精神代代传,年已古稀的韩孟国老师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精彩的音乐思政课。


文图:张武宜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