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下旬,江汉大学音乐学院“推广传统音乐文化 打造二线城市品牌--以应城为例”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魏军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湖北省孝感市下辖县级市---应城。
应城非遗“膏矿号子”是我们本次的调研重点,膏矿号子是劳动号子的一种,是旧时矿工之后的结晶,也是旧社会苦难矿工真实生活的写照。而膏矿则是应城主要的矿业之一,目前膏矿市场存在供大于求的尴尬局面。据我们调查,小型膏矿大多已经停产,本次我们探访的齐王膏矿井是仍在正常运作的少数膏矿之一。希望通过我们的专业特长,配合当地政府部门策划、推广以“膏矿号子”为代表的相关文化产业,既开拓膏矿产业的营销市场,同时也为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创业提供崭新的思路。
在应城市宣传部郑部长、文化馆尚管长的热情接待下进行了学术交流,在座谈中我们深入地了解了被誉为“膏都盐海”的应城矿业以及来源于矿工劳作的传统音乐“膏矿号子”。
座谈结束,我们参观了应城非遗展览厅、应城历史展览厅、应城名人馆等展厅。之后我们还欣赏到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应城膏雕。看着如此精美精湛的膏雕工艺品,很难想象它的制作原材料是来自于黑暗潮湿的膏洞中的膏矿。
为了对“膏矿号子”更加深入地研究,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下,我们实践小组赶到位于应城市杨林镇境内的齐王膏矿井做了进一步的调研。我们8人一组坐上了既运矿又接人,像铁笼似的原始电梯,在伸手不见五指中缓缓下行,深入到了地下200米深的采矿现场。地下空气阴冷潮湿,灯光昏暗。看到常年在地下200米辛勤劳作的矿地工人我们不由敬佩万分,感慨开采实之不易。好在现代工业技术越来越发达,工业环境和手段不断更新和完善,开采较之从前已容易许多。
在我们的强烈要求下,几名矿工唱起了久违的膏矿号子,嘹亮、沙哑的歌声在地下200米回趟。江汉大学音乐学院实践团队师生都是第一次下到膏矿,看到被认定为工作环境算好的矿下作业感到很震撼,音乐来源于劳动,但是课堂上讲到的劳动的节奏和现实中的劳动节奏是完全不同的。尤其是对膏矿号子的理解,更加震撼、更为真实!作为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更要投入到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教育中,通过调研让更多的同龄人了解我们的传承音乐,让更多的大众关注九游app官网下载这些勤劳的矿工!
这一系列的调研活动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请大家都来关注九游app官网下载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和相关文化产业!传承需要更多的新生力量,集结号吹响了!
音乐学院 严雨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