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严重的应激反应和适应不良的心理疾病,通常发生在经历创伤事件以后。创伤事件威胁一个当事人所具有的生理或心理的统一性,常常与混乱、不安全、恐惧和狂躁的感觉联系在一起。
四、焦虑障碍
疫情等突发事件中最常见的心理反应是焦虑障碍,表现为
●恐惧(常常是夜晚)。
●易激惹。
●不安静。
●回避行为。
●重复出现焦虑或感觉到危险的想法。
●反复重现伤害情景。
●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紊乱。
●虚弱或疲惫。
●头晕、坐立不安、出汗。
●躯体症状:心动过速,呼吸困难,胸痛,胃肠道紊乱(腹泻、便秘),肌肉痉挛,抽动。
五、抑郁障碍
抑郁障碍可表现为悲伤、无助和睡眠障碍等。尤其是暂时无法回归到正常状态时,这些症状更加明显。抑郁症状可以是暂时的或者是持久的,常常需要心理医生和心理专业人员的帮助和干预。经过培训的社区医生和社会工作者也可以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抑郁症状可以有以下表现
● 睡眠障碍:失眠、嗜睡、噩梦、夜间恐惧。
● 饮食紊乱:拒绝进食或过度进食。
● 感到失望和无助。
● 感到挫折、易生气、不安静、情绪暴发。
● 失去对日常活动的兴趣,消沉,退缩。
● 失去对娱乐活动和快乐事情的兴趣。
● 失去与同事朋友相处的兴趣。
● 不与朋友交往。
● 退行性行为(回到更早的发育阶段)。
● 职业或学校行为问题。
● 躯体症状,如头痛和胃痛等,有时和抑郁症状同时发生。
要特别关注睡眠障碍。失眠、嗜睡、时睡时醒、噩梦、害怕夜晚及害怕独睡等是很常见的症状。应该理解这些现象都与安全感有关,采取一些有助睡眠的方式,如增加睡前陪伴的时间,在室内留一盏夜灯。自杀念头或者自杀构想,这可能出现在青少年和成年人身上。
遭受严重心理创伤的青少年和成年人中,特别是遭受严重伤病或失去亲人的人,更容易产生自杀念头,甚至发生自杀和自残,对此需高度警惕和关注,并立即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六、行为问题
其它表现
1. 躯体症状
人们常常通过躯体症状表达心理上的痛苦。最常见的表现是头痛、胃痛、胸痛和呕吐等。如果有机会以其他适当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感受,如玩耍、绘画或交谈,这些症状就会得到改善。如果症状持续,就应该给予重视并寻求专业人员的指导。
2. 自悔自责
疫情和其他重大的突发事件以后,人们可能会认为是自己的行为或失误导致了亲人的染病或死亡,从而产生强烈的自悔和不必要的自责心理,或者认为自己没能帮助亲人避免感染,尤其是当他们自己就是感染者的时候。要想防止他们错误的自
责,有必要让人们懂得发生的一切不是他们的责任。
但凡出现以上情况,一定要理性看待,不要陷入自责误区。可阅读书籍进行自我情绪调解,必要时应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帮助。